个人介绍
孟庆贺,大数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5届毕业生,辅导员石冉冉老师,泰科双体七期鸣霄三部学员,带班教师王晓玥、牛一平。现签约就业于7-11便利,任职山东区域OFC督导岗位。
7-11(7-ELEVEn)是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店品牌之一,1927年在德克萨斯州创立,后由日本伊藤洋华堂引入日本发展壮大并变更为全天24小时营业,隶属于日本柒和伊控股集团。以24小时营业、便捷服务和多样化商品著称,目前已遍布日本、中国、新加坡等国家,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6万家门店。
初临岔路:从盲目试错到坚定选择
专科毕业的那个夏天,空气里满是燥热与迷茫。站在就业、当兵、升本的三叉路口,我凭着“专业成绩常年稳居班级前三”的底气,一头扎进了求职大潮。每天早上八点打开招聘 APP,从智联招聘刷到BOSS直聘,简历一键投递给几十家标注“专科可投”的公司,连岗位要求都没仔细核对——现在想来,那种“只要有公司要我就去”的心态,早已为后续的碰壁埋下伏笔。
还记得有一次面试,我穿着洗得发白的短裤和帆布鞋就走了进去。面试官看着我的穿着直皱眉,问题也显得敷衍应付,但我却意外的拿到了offer!还没等我搞明白状况,不知该喜该愁的时候,却了解到那是一家彻头彻尾的骗子公司……攥着皱巴巴的简历,我在楼下长椅上坐了整整一小时,又气又悔——气自己轻信他人,更悔自己连最基本的职场防骗常识都没有。
这次打击让我彻底清醒,也让我重新审视人生选择:当兵还是升本,既然抉择不了,那我先“两手抓”!于是,毕业季的快递堆里,泰科的录取通知书与入伍通知书同时出现。拆开信封的那一刻,我盯着两份文件看了很久,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——我想先夯实基础,再奔赴更远的地方!
走进泰科校园后,我果然没失望:这里没有刻板的“标准答案”,课堂上可以随时举手提出质疑,社团活动更是五花八门。最让我难忘的是毕业季的“夏日狂欢”,操场上搭起了充气泳池,学校不仅准备了水枪、泳圈,还贴心地备了姜茶和毛巾。我和同学们在水里追逐打闹,那一刻,所有备考的疲惫都烟消云散,也让我真切感受到“肆意成长”的意义。
邂逅双体:从偶然心动到主动奔赴
泰科给我的更大惊喜当然是双体。与双体的相遇,像一场不期而遇的缘分。一个周三的下午,我和舍友下课去食堂吃饭,路过教学楼大厅的公告栏时,一张蓝白配色的海报吸引了我的目光——“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项目部招新”。
“你看这名字,‘精英产业学院’,听着就不一般。”舍友用胳膊肘碰了碰我。“可不是嘛,”我盯着海报上的学员就业名录,小声打趣,“要是咱能进去,以后说不定就是‘技术精英’了。”虽是玩笑话,但海报上“职场素养提升”“专业技能强化”的字眼,却像小石子一样在我心里泛起了涟漪——这不正是我最缺的东西吗?
真正让我下定决心报名的,是辅导员石冉冉老师组织的宣讲会。那天阶梯教室坐得满满当当,任院长拿着话筒走上讲台,没有空洞的理论,而是直接拿出了往届学员的案例,一位位优秀学长的offer截图呈现眼前,我坐在台下,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着,心跳也越来越快。宣讲会结束后,我立刻填了报名申请表!经过严肃而紧张的面试,我也终于走进了双体的大门。
双体淬炼:良师引路点亮成长之路
如愿进入双体后,我才真正明白“精英培养”的含义——这里没有敷衍的教学,只有倾囊相授的良师。有人说双体的作息是早九晚十的“922”,但在这里的每一分钟没有浪费和无聊,只有在老师指导和自我驱动下,争分夺秒的充实成长!
玥姐负责我们的职场能力培养,她的课堂永远充满细节与温度。记得第一次讲简历撰写时,她拿着一份学员的旧简历逐行分析:“这里的‘熟练掌握办公软件’太模糊,要改成‘能独立完成 Excel 数据透视表制作、PPT 动态演示文稿设计’;实习经历要按‘STAR 法则’写,突出你的具体动作和成果。”为了让我们掌握面试能力,她还为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针对性修改简历,模拟面试场景,解析面试答题思路,连见面握手、关门、喝水等小细节也一一纠正。有一次,我因为连续几天投简历没回应而情绪低落,玥姐下班后特意留下来陪我聊天:“求职就像钓鱼,不是撒了网就有收获,关键是找准鱼群的方向。她帮我分析岗位需求与自身优势的匹配度,还推荐了几家适合我的企业,让我重新找回了信心。
牛哥则是我们的“技术靠山”,作为拥有多年开发经验的资深工程师,他总能把复杂的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,又手把手教我修做功能、改bug,组织我们做“模拟项目开发”,从需求分析、数据库设计到代码编写、测试上线,全程模拟企业真实流程,让我们不仅提升了技术能力,还学会了团队协作,掌握了职场人在项目流程中的真正本领。
职场突围:从多番尝试到笃定心仪
在双体的半年学习结束后,我带着打磨好的简历和积累的面试经验,正式开启了求职之旅。得益于玥姐的指导,我的简历通过率比第一次求职时高了不少,很快就收到了多家企业的面试邀请。经过两轮面试,我成功拿到了小米客户服务主管的offer,薪资和发展前景都不错,但当我真正考虑入职时,这个岗位的发展方向又让我犹豫了,这真的是我想要的未来么?
玥姐得知我的顾虑后,没有一味地劝我“先就业再择业”,而是帮我分析:“职业选择要看长远,地理位置、行业前景、个人兴趣都很重要,再想想是可以的,时间还来得及!”在她的鼓励下,我婉拒了小米的 offer,重新调整求职方向,把目标锁定在互联网、零售等行业。那段时间,我每天投递简历,参加面试,再做复盘。有时从早上九点忙到下午六点,连吃饭都顾不上。有几次面试因为“缺乏行业经验”被拒绝,我也曾想过放弃,但想起玥姐说的“每一次拒绝都是在为正确的offer铺路”,我就又打起了精神!
转机出现在7-11便利店的OFC岗位招聘上。OFC即“区域运营督导”,负责门店的日常运营、员工培训等工作,既需要沟通协调能力,又考验应变能力,正好与我在双体学到的职场技能和团队协作经验相匹配。两轮线下面试中,我不再像之前面试时那样紧张,逻辑清晰、方法具体的解答让面试官频频点头,当场就表示“你的表现很符合我们的岗位需求”!
拿到offer的那天,我第一时间给玥姐和牛哥发了消息,他们都为我感到高兴。入职后,我也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节奏:在门店督导时,我用在双体学到的沟通技巧与店长、员工高效交流;遇到突发情况时,双体模拟项目中锻炼的应变能力也让我能从容应对。有一次,一家门店的冷链设备出现故障,我立刻联系维修人员,同时调整商品陈列,避免货物变质,还安抚了员工的焦虑情绪,得到了领导的表扬。
回望来时路,没有那次骗子公司的碰壁,我或许不会懂得“沉淀”的意义;没有泰科的包容土壤,我未必有勇气追逐更优的选择;而没有双体的淬火打磨,我大概率仍在求职海中盲目漂泊。这不是一场偶然的逆袭,而是个人选择与时代机遇的同频共振——当我顺着“提升能力、精准适配”的方向前行时,恰好踩准了企业对“高质量就业者”的需求节拍。未来在零售行业的赛道上,我会带着双体赋予的底气继续前行:因为我深深知道,真正的成长从不是凭空而来的幸运,而是像我每天穿梭在社区门店间的督导工作一样 ——双体刻在我骨子里的“精进”与“真诚”,终将成为我在时代浪潮中站得稳、走得远的最足底气。